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!(穿书) 第112节_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!(穿书)
玩手机小说 >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!(穿书) >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!(穿书) 第112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!(穿书) 第112节

  奥斯曼使节使节到来之前,大明礼部做了很多工作,皇上也因为快信提前有准备,可亲眼看到,和北京城人一样,震撼。

  乌列玛神学教授的长袍和缠头——都是“绿色”的。顺天府的衙役们敲锣打鼓地告知北京人,尊重不同国家的不同礼仪,大明带绿帽子的男子最近不得出街……皇上小孩子不懂啊,北京城人一开始都不相信,好嘛,目瞪口呆。

  奥斯曼的军队重视掌勺官,掌勺官的大勺和大锅是军队的荣誉。掌勺官的缠头上不是华丽的羽毛装饰,而是一把吃米饭时用的木勺,出行都有专门的护卫,类比军官……轮到老百姓看热闹,皇上惊讶。

  皇上和徐景珩念叨:“一把剑对欧洲人有多重要,一把大勺子对奥斯曼人的军队有多重要。”

  奥斯曼使节团在驿馆里抱怨说,马六甲海峡附近的几个国家,本是他们的藩属国,他们的阿拉伯商人都和他们哭诉,大明的军队占据那里。

  轮到大明的官员震惊,礼部一查,还真有这么回事儿。具体情况是魏国公、严嵩、王宪老将军提供的。

  礼部尚书金献民,满心不敢置信:“岂有此理!岂有此理!”

  皇上一看,眼睛瞪圆。

  一百年前马六甲的第四位国王,穆扎法尔莎将伊si兰教封为国教,采用苏丹尊号,与阿拉伯商人、奥斯曼帝国有了直接或间接的关系,与大明的政治关系开始转淡。

  马六甲明里暗里的,属于双重藩属国,爪哇岛上的满者伯夷国兴起,它“又”去称臣。最可恶的是,他一面当三重藩属国,他一面请求大明资助,每次朝贡贸易,他们的使节都哭诉穷啊,大明就适当地给予物资啊。

  皇上气啊。

  又看到,马六甲小国在五十年前遭遇葡萄牙人,国王马哈茂德数次派人向大明和奥斯曼求救。然而大明那个时候,朝贡贸易越发落寞,君臣一起保守治理国家,对海贸和海线都不重视。

  奥斯曼人收到消息,咳咳,路途太远,消息一来一去要一年,最快也要大半年,又挨着奥斯曼的苏丹忙着攻打欧洲,一时没顾上。现在可不就顾得上了?

  皇上因为这个事情,命令六部再次整合大明和南方藩属国的关系,历朝历代的。包括自大唐时期就有的,阿拉伯商人在南海的踪迹。

  这一整合,皇上意识到,事情好像,超出自己的一贯思维。

  皇上想起徐景珩问他,交趾投降后,怎么安排,麻利地召集内阁六部。

  礼部尚书摆出来案卷。

  七位脸色黑黑的阁老们,心情太糟糕,面对皇上炯炯有神的大眼睛,杨廷和愤怒表态:“这马六甲小国太可恶。皇上说得对,不是自己的国土,不用费心。需要费心,就变成自己的国土。”

  皇上从善如流:“正是如此。阁老们也不需要担心。如今南海收复,日本和高丽不足为虑,蒙古各部和大明互市,唯一所虑,乃是西洋、交趾、缅甸,还有大明的西南四省。”

  王守仁询问:“皇上,有关于西南,臣去一趟?”

  “暂时不必。等红薯再普及两年。”皇上的意思,等他去西南看过一次后,再做决定。

  费宏询问:“皇上,出兵交趾的事情,可有定下来人选?”

  “定下来毛伯温,还是不打仗。然,朕对交趾的管理,有变化。”

  皇上要管理交趾?内阁六部一琢磨就明白,皇上这是看到交趾的地理位置。

  “朕细看六部整理的案卷。大明读书人大都说,永乐皇帝‘郡县安南’的决定过于草率,说他穷兵黩武,兴师动众仅仅为了给安南一个教训,不负责任……”

  “永乐皇帝要实现大明在中南半岛的军事存在,与郑和船队遥相呼应,从陆路和海路,共同巩固西洋朝贡体系,必须‘郡县安南’。以交趾为据点,近制暹罗、真腊诸国,远控满刺加及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、瓜哇、泞泥……”

  这就是永乐皇帝所言:“安南黎贼悉己就擒,南海之地廓然肃洁。”

  交趾作为一个,肆无忌惮挑战大明宗主国地位的,典型,被兴师问罪,并被纳入明朝的直接管辖之下,这对西洋各国起到杀鸡做猴的警示作用。永乐一朝,永乐皇帝“问罪之师”“安南之鉴”震慑诸国的效果,非常显著。

  “朕知道,统治交趾非常困难。当年派去交趾的地方官,大多数来自邻近广西、广东、云南三省,略识文字,冒险深入蛮荒,目的只有一个:发财。”

  内阁六部面对皇上的“实话实说”,齐齐沉默。

  穷乡恶水出刁民,也出贪官酷吏,这是必然。要不人都朝天下脚下跑?朝繁华的地方跑?

  毛纪担忧:“皇上,交趾判出大明,很多原因。朝廷要统治交趾,太难。西南四省本就缺读书人,内地的读书人,连西南四省都不想去,更何况交趾?皇上要等红薯再普及普及,再改革西南四省,是对的。交趾……”

  “臣提议,此次出兵,可以先把名份定下来,收复部分土地,委派一两名官员过去,过几年再慢慢收紧。”

  蒋冕另有担心:“皇上,奥斯曼使节来大明,南海的西班牙人、葡萄牙人、阿拉伯人……齐齐要来北京。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提出来,奥斯曼人也要行跪拜礼。”

  皇上:“???”

 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终答应三跪九叩。可是皇上认为,西班牙和葡萄牙不是大明的藩属国,用他们的最高礼仪即可。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此感恩戴德,哪知道他们还惦记大明官员对他们的“刁难”,面对老仇人奥斯曼的待遇,非常不满意。

  皇上挨个看。

  谢迁提出来:“皇上,奥斯曼的国土比大明大。臣认为,大明的国土太小了。地球这么大,大明应该出去看看。”

  杨一清跟着:“臣附议。马六甲小国已灭,还有交趾、缅甸、暹罗,都可以打一打。奥斯曼横跨欧亚非大陆,西班牙的殖民地慢慢的更大。是臣等以前不知情。”

  就连向来最保守的蒋冕都说:“正好大明今年开始从暹罗进口粮食,打下来方便,不用收关税,大明的粮食价格更稳定。”

  皇上:“???”

  “打下来,怎么管理?”

  异口同声:“皇上,总有办法管理。”

  皇上无言以对。

  刚刚皇上说交趾的事情,一个个都说正式收复不好管理,好嘛,一牵扯到礼仪,一个个都跳出来说,大明之所以不能要求奥斯曼跪拜,是因为对比之下,大明太小了。大明因为国土太小了,丢了大明礼仪,不能忍。

  礼仪就是大明人的面子,就是大明人的骨气,死亡可以,礼仪不能丢。文臣们狠起来,那真是快速。

  交趾篡位之王,莫登庸篡夺后黎朝王位,遣使赴大明朝廷,声称后黎朝子孙灭绝,无人可以继位,此乃瞒天大谎,第一宗罪也。

  宣称莫氏得到群臣拥戴和百姓的拥护,请求明廷册封其为安南国王,二宗罪也。

  前年,黎昭宗遣使赴大明朝贡并请求册封,希望得到明朝的支持,但被莫登庸阻止,三宗罪也。

  莫登庸的十宗罪数出来,兵部侍郎毛伯温参赞军务,两广调度军粮,咸宁侯仇鸾总督军务……大明十万大军,“准备”发兵征讨安南。

  那架势,不光交趾人害怕,见到皇上,和皇上一起饮宴的奥斯曼使节团,都提着心。

  老百姓议论纷纷,都说那穷地方打他干嘛。保守派文臣搬出来祖训:“得其地不足以供给,得其民不足以使令。”改革派文臣也说打下来就是倒贴,宁可去和西洋、奥斯曼通商……

  内阁六部一起“哭”,哭皇上仁慈,莫登庸和安南人无关,齐齐给安南人求情……

  皇上仁慈,答应暂时不动兵。

  那知道,咳咳,云南沐黔国公,抓获交趾的间谍,皇上震怒,下令依照原来的计划征讨交趾。沐黔国公传檄安南,若有擒获莫登庸父子者,赏赐官爵及白银万两;同时下书莫登庸处,称若其能够投降,即赦免其罪。

  莫登庸害怕大明皇帝真讨伐他,连番上书请求投降。皇上也表示仁慈,派礼部侍郎去招安,哪知道礼部侍郎一心为交趾百姓,太过耿直,没谈拢——皇上苦恼啊,朝野上下都骂交趾人不知道感恩,都说应当讨伐,和永乐皇帝当年那样,一次打服,打得记住教训。

  甚至有读书人说,臣愿意去安南,行教化,理秩序。

  皇上感动,“勉强”同意,三月二十八小朝会,命令毛伯温、仇鸾南征,沿途文武三品以下官员不听命令的,允许他们按军法处治。

  四月十三,皇上的龙舟准备出发南下,毛伯温等人到达广西,召集总督,总兵官、驻地安远侯,参政等人商定,征调两广、福建、湖广狼土官兵,共十五万五千人,分置三处哨所,从凭祥、龙峒、思陵州挺进安南。

  再用两支奇军作为声援部队,传令云南巡抚率兵驻在莲花滩,分兵三路进军安南。

  安南人逃跑、投降、求饶,莫登庸绑了自己和三个儿子一起负荆请罪……

  朝廷真的出兵交趾,大明老百姓都说我们皇上难做啊,那交趾穷地方,可又不能管当地人受苦受难……满朝文武板着一张脸,家里谁问都是“对啊对啊”。

  文嘉几个人兴冲冲地问文伯仁和章怀秀:“皇上和老臣们能接纳交趾人,是不是也能接纳蒙古人、西藏人?”

  章怀秀脑中一道灵光一闪而过,又觉得不敢相信,看向文伯仁。文伯仁摇头:“蒙古人和西藏人,不是交趾人。”

  一伙儿年轻人丧气,却也不放弃。大明这般动静,西班牙人、葡萄牙人、南海各小国都瞪大眼睛,赶紧给他们的国王去信。奥斯曼使节团也给苏丹去信。

  奥斯曼使节团正使,苏莱曼苏丹的奴隶亲卫,好朋友,奥斯曼的大维齐尔、两军大统帅,帕尔加勒·易卜拉欣帕夏,亲眼目睹大明皇帝的年少聪慧,亲身经历大明人对皇帝的敬爱、忠诚,问身边的侍从官。

  “为什么大明不直接兵发交趾?”

  “为了造势。”

  “为什么要造势?”

  “老百姓不希望军队攻打交趾,那里是一个穷地方。但大明皇帝和群臣认为,必须打。”

  “谁对?”

  “大明皇帝和群臣对。”

  “打下来如何?”

  “根据大明的一贯策略,收拢民心,变成大明的第十四个省。”

  “对也不对。交趾不会是第十四个省,最多划归广西,直属于朝廷。”

  “连省份的名份也不给?”

  “为什么要给?”

  侍从官瞳孔一缩,为什么要给?大明对上交趾,吓唬吓唬,交趾就会投降,献上大片土地。若大明皇帝不想要交趾,不会有这么多安排。大明皇帝派兵之前,安排这么一串大戏,挑动百姓的情绪,目的岂能简单?

  奥斯曼使节团一起担忧,奥斯曼并不想对上大明。但奥斯曼也想争取马六甲海峡,交趾的位置太过重要。

  大明文臣面对奥斯曼大臣,依旧很有礼仪地寒暄。皇上有空就和奥斯曼的人一起讨论,包括罗马、希腊之于欧洲,毕竟,最熟悉你的,是你的敌人。

  兴王找到皇上,问他,是不是要派官员去交趾,皇上没有瞒他:“不派官员去交趾,万一交趾再投降奥斯曼或者西洋,大明在南海的布置肯定遭难。”

  兴王了解。兴王记得,他上辈子,也是派毛伯温去安南,也是吓唬吓唬,收回大片土地,但没有委派官员,因为那个大明没有南海,朝野上下都习惯,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小日子。

  更记得,当时的他要吓唬吓唬交趾,满朝文武有一半反对,一直拖到十年后才成行。毛伯温有才,他确实感动,亲自送行,写诗相赠。

  皇上瞧着兴王沉浸在回忆里,还念着:“大将南征胆气豪,腰横秋水雁翎刀,风吹锣鼓山河动,电闪旌旗日月高……平安带诏归来日,朕与将军解战袍。”

  皇上大约明白兴王那份遗憾之情,小鼻子一皱,哄着道:“莫要多想。你已经做的不错。”眼睛一眨,“你以为朕为何留你一命,那是朕认为你有才,你可以再考虑要不要接受皇位。”

  兴王忍不住冷笑:“皇上留朱厚熜一命,不是为了朱厚熜气死自己?”

  自恋·皇上从来不知道尴尬:“现在你就生气了哦。”

  兴王不想搭理小皇帝,这就是一个小无赖!

  兴王想说:“皇上,你看这大明朝野上下,谁可以和皇上一样‘金口玉言’?内阁的野心起来,武将的凶气也起来,老百姓也都知道享受了,除了皇上,谁也坐不稳这天下。”又觉得忒没有面子。

  皇上看着他纠结,自己也纠结。

  帕尔加勒·易卜拉欣帕夏去找徐景珩了。

  皇上问兴王:“你给徐景珩写一封劝退信。”

  “徐景珩必须退,而且很难退。”

  皇上瞪他。兴王直接说道:“天下的人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徐景珩是大明的指挥使,但他不能不管徐家、南京、江南。好比他现在不能不管锦衣卫。”

  皇上眉毛一竖:“朕知道,大明的改革得罪那么多人,总要有一个说法。”

  “皇上也知道商鞅被五马分尸。徐景珩的方法是对的,秦国是因为统一六国,扩张地盘带来的变法成功,大明也是。可成功又如何?天底下因为他失去权势地位的人,哪个不恨的吃了他?皇上问一问朝臣,那些文臣,哪个能容?”

  “徐景珩不一样!”

  “哪里不一样?皇上认为,徐景珩为什么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伤势?因为他知道必死无疑。”

  “不是!朕知道!朕都会安排好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sjxs.cc。玩手机小说手机版:https://m.wsjxs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